在无为市,花渡河环城河段不仅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防洪保安的关键防线。为了提升花渡河环城河段的防洪能力,保障城市的安全和稳定,无为市启动了花渡河环城河段防洪治理工程智慧运行管理系统(无为市数字孪生流域调度系统)项目。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项目的建设内容,看看它是如何为无为市的防洪保安工作保驾护航的。
一、项目概况:打造智慧防洪新体系
花渡河是无为市西河下游左岸支流,其环城河段位于无城镇,对城市的防洪安全至关重要。本次治理工程涉及河道长度达 15.2km,涵盖了堤防加固、水系连通、建筑物改造、防汛交通桥改建、水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而智慧运行管理系统作为整个工程的 “智慧大脑”,旨在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工程运行安全水平,加强汛期水工程调度能力。
该系统整体建设任务包括感知体系、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体系、数据中心和应用支撑平台、智慧应用系统等内容。这些部分相互协作,共同构建起一个全方位、智能化的防洪管理体系,为无为市的防洪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和高效的决策依据。
二、建设内容:科技赋能,守护城市安全
(一)感知体系建设:敏锐的 “感知触角”
感知体系建设是整个智慧运行管理系统的基础,它就像人类的感官一样,负责收集各种信息。在这个项目中,感知体系建设涵盖了对河道水位、流量、水质、气象等多方面数据的实时监测。通过在花渡河环城河段部署大量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如水位计、流量计、水质监测仪、气象站等,实现对河道水情和周边环境的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这些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收集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例如,水位计可以精确测量河道水位的变化,一旦水位超过警戒值,系统能够立即发出预警,提醒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水质监测仪则可以实时监测水质状况,确保河道水质符合环保要求。这些感知设备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对花渡河环城河段水情和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为防洪保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实体环境建设:坚实的 “硬件基础”
实体环境建设主要是对花渡河环城河段的相关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改造。这包括对堤防的加固和修缮,提高堤防的防洪能力;对水系连通工程的优化,确保水流的顺畅;对建筑物的改造,如桥梁、水闸等,使其更加适应防洪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同时,还会建设一些必要的管理设施和辅助设施,为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便利。
在堤防加固方面,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增强堤防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对水系连通工程进行科学规划,改善河道水流条件,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通过这些实体环境建设措施,不仅能够提高花渡河环城河段的防洪能力,还能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品质。
(三)数据资源环境建设:强大的 “数据中枢”
数据资源环境建设是智慧运行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它主要负责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存储和管理,构建一个统一的数据资源平台。这个平台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将来自感知体系的实时监测数据、历史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对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审核。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数据分析可以预测河道水位的变化趋势,提前制定防洪预案,提高防洪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数字孪生平台建设:真实的 “虚拟河道”
数字孪生平台是基于数字化技术构建的与花渡河环城河段真实场景高度相似的虚拟模型。它通过整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建模、物联网等技术,将花渡河的地形地貌、河道形态、水利工程设施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呈现,形成一个虚拟的河道环境。
这个虚拟模型不仅可以实时反映花渡河环城河段的实际情况,还可以进行各种模拟和分析。在洪水来临前,可以利用数字孪生平台模拟洪水演进过程,预测洪水淹没范围和程度,为制定防洪调度方案提供直观的参考。通过数字孪生平台,管理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河道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防洪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五)应用系统建设:智能的 “决策助手”
应用系统建设是智慧运行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体现,它包括多个功能模块,如防洪调度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工程运行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基于数据资源环境和数字孪生平台,为不同的管理需求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防洪调度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和洪水预测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洪调度方案,实现对水工程的精准调度。水资源管理系统则可以对花渡河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工程运行管理系统可以对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
例如,在防洪调度方面,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水位、流量等数据,结合天气预报信息,自动生成合理的防洪调度方案,指导水闸、泵站等水利设施的运行,实现科学防洪。这些应用系统的建设,大大提高了防洪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为无为市的防洪保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六)信息资源共享:畅通的 “信息桥梁”
信息资源共享是实现智慧运行管理系统协同工作的关键。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花渡河环城河段防洪治理工程涉及的各个部门和单位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水利部门、环保部门、气象部门等可以共享各自的数据和信息,实现数据的协同利用。这样一来,各部门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花渡河环城河段的情况,加强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在应对洪水等突发事件时,各部门可以根据共享的信息,迅速做出决策,协同开展工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评论
-
2024-12-09 新版《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3076 -
2024-09-30 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1194 -
2024-12-19 水利部批准发布7项水利行业标准
1165 -
4 2024-12-24 国家发改委印发《水利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重大水利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964
-
5 2024-12-24 黑龙江省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先行先试工作方案881
-
6 2022-03-31 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试行)831
-
7 2024-09-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814
-
8 2024-11-13 两部委联合印发水库除险加固三年实施方案811
-
9 2025-01-01 国新办发布会中国水利全年总结:完成投资1.35万亿,再创新高796
-
10 2025-01-01 国新办发布会中国水利全年总结:完成投资1.35万亿,再创新高796
-
11 2024-11-11 10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发布786
-
12 2024-12-18 水利部调研黄河内蒙古河段防凌工作779
-
13 2024-11-29 水利投融资改革工作推进会在浙江绍兴召开772
-
14 2022-01-07 水利部关于强化流域治理管理的指导意见767
-
15 2024-11-06 李国英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体系758
-
16 2024-11-08 浙江水利(2024年1-10月水利建设投资统计)757
-
17 2024-11-12 水利系统迅速掀起学习《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热潮(五)757
-
18 2024-10-14 水利部关于推进水库、水闸、蓄滞洪区运行管理数字孪生的指导意见756
-
19 2024-11-18 浙江省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计划(2024-2027年)752
-
20 2024-11-14 水利部印发《丹江口水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748